2025年4月17日至19日,由陕西省医学会、陕西省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主办,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协办的“陕西省医学会2025年医学检验学术年会暨西部十三省检验医学研讨会”在西安成功召开。
会议由陕西省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主任委员、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首席科学家郝晓柯教授,陕西省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葳教授共同担任主席,西部十三省医学检验主委担任大会共同主席。
本次会议以“创新检验技术·引领西部检验医学共发展”为主题,作为西部检验医学领域的标杆性学术盛会,本次会议首次采用“线下+线上直播”双轨模式。来自西部十三省及全国其他地区的1635名从业者完成注册,涵盖医院、科研机构及高校代表。会场座无虚席,现场参会人数突破1000人,覆盖全国半数省市自治区;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达13万人次,充分体现会议在学术交流与技术推广中的引领作用。
大会开幕式
首先由大会主席郝晓柯教授致欢迎辞,强调会议以“创新技术引领西部检验协同发展”为核心目标;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王传新教授肯定会议对全国检验医学的辐射作用,呼吁深化技术标准化与区域协作;
陕西省医学会副会长蔺广东指出,会议为西部医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并预祝成果落地。
大会报告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王传新教授剖析中国检验医学现状及未来方向;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崔巍教授聚焦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应用与前景;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首席专家李金明教授强调肿瘤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规范化的重要性;
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主任委员潘世扬教授分享肿瘤早筛早诊技术新突破;
郝晓柯教授系统阐述智慧实验室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
六大平行论坛与特色活动:多维赋能检验医学实践
01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
聚焦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体液细胞形态学分析与自动化技术革新,探讨人工智能辅助镜下判读、标准化检测流程优化及疑难病例鉴别策略。结合临床需求,推动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在白血病、贫血等疾病中的精准应用,提升检验结果对诊疗的指导价值。
02多组学驱动:质谱·测序赋能精准诊疗
整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技术,解析检验新技术在精准诊疗中的应用探索、质谱技术在分枝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中的应用场景,探索多组学数据融合对疾病机制研究与临床决策的支撑作用,助力精准医学落地实践。
03新形势下的检验科管理
围绕新形式下医院检验科如何提质增效、医保飞检医院检验科存在的常见问题,探讨检验科信息化、自动化设备配置及绩效管理模式创新及做好全省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分享DRG/DIP支付改革下检验项目优化经验,强调人才梯队建设与科研转化能力提升对科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意义。
04 微生物感染与临床诊断思维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快速药敏检测等新技术,探讨疑难病原体鉴定、耐药基因筛查与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路径。结合各类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典型案例,构建检验与临床联动的诊断逻辑,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制定与疗效监测策略。
05 分子诊断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聚焦HPV分型检测、mNGS本地化应用、肺炎支原体耐药基因分析等技术,助力宫颈癌早筛、精准抗感染治疗及儿童呼吸道病原诊断;基因测序推动遗传性心血管病与AD血液标志物检测、数字PCR等新技术提升诊疗效率,赋能精准医疗多场景落地。
06 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与实验室质量控制
解读ISO15189体系对人员能力、设备校准及检测流程的核心要求,分享ISO15189新版标准主要变化及认可实践、医学实验室认可评审准备、评审要点及常见不符合项经验,探讨新政下的POCT管理,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与结果互认提供技术支撑。
07 医学检验案例大赛及基层检验大家谈两大特色活动备受关注
医学检验案例大赛成果丰硕,吸引省内37家单位提交107项案例,经专家评审,20项创新案例入围决赛。陕西省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前任主委任健康教授、陕西省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顾问王香玲教授等9位权威专家组成评委团,围绕疑难诊断、多学科协作等维度展开点评。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4名。通过优秀案例成果展示与实战经验共享,活动为临床诊疗路径优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基层检验大家谈聚焦基层检验质量提升,专家建议:以ISO15189认证为抓手,规范检测流程与人员培训;依托区域检验中心(如高陵区模式)整合资源,补强微生物检测能力短板;强调以质量管理与人才培养为核心,持续规范化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全面助力基层诊疗水平提升。
总结
本次会议以创新形式与务实内容,为医学检验领域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其规模与影响力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未来,陕西省医学会将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助力检验医学高质量发展。
文/图丨检验中心 白建华
编辑丨曹星星
审核丨郝晓柯